澎湃责任年会:规范统一是气候信披的关键

2023-01-06 作者: 吴琪

1月6日,澎湃“2022责任践行者年会”以“高质量 可持续”为主题,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企业如何践行ESG。NRDC专家裴绍钧应邀在会上发言。以下是主旨发言的全文。 

@澎湃新闻 

气候金融是实现1.5度温控目标、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以及确保公平未来的关键所在。减缓和适应都需要大量资金。从技术开发、验证、实施到规模化的每个阶段,相关承诺的落实都必须得到资金的支持,转型的成本和收益也需要公平地分担。 

在刚刚结束的COP27上,气候金融高级别专家组的一份报告指出,为减少排放、增强韧性、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修复自然和土地,发展中国家除了在国内投入公共资金以外,每年需要从国际社会筹措一万亿美元的外部气候融资。我们必须加快投资并大规模撬动私人资本,以保护我们自己,以及全球的经济和环境。 

目前,全球资本市场仍倾向于对高排放行业投资。自《巴黎协定》签订以来,全球最大的几家银行已向化石燃料投入逾3.8万亿美元的资金。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来,对绿色债券和ESG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的投资突飞猛进,可持续资本市场呈指数级增长。为了将温升限制在1.5度 ,避免生态系统崩溃和大规模的灾难,必须加速将资本从高排放行业转移到公平、低碳、增强气候韧性的领域。 

此外,为了防止重大的经济和金融损失以及金融系统被拖垮的风险,我们必须努力改变金融体系的基础。为此,首先应当让金融机构和企业将气候风险纳入决策过程。如果气候风险不能得到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可能会因气候变化而遭受严重的金融冲击,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过去几年,银行、保险、房产金融、证券等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认识到气候变化给金融体系和企业带来的风险。极端天气可能造成每年1000亿美元以上的保险损失;受自然灾害影响,供应链可能中断,企业的运营可能陷入停滞;随着世界逐步远离高碳型经济,企业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 

我们从以往的金融危机中了解到,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监管,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将不会主动采取行动来减轻这些风险。金融监管机构需要采取果断行动,促使企业将气候风险和机遇的成本内化到所有业务和投资决策中,需要调动资本支持眼下必要的转型,还需要对银行和其他企业以及更广泛的金融系统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妥善管理。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期发布了一项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规则的草案。此项规则在帮助投资者了解以下信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 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影响;2) 气候变化对业务的影响;3)上市公司如何在气候变化方面为未来做准备。 

气候变化给公司带来财务风险。公司气候风险披露标准化能够保护投资者并防止“漂绿”。投资者希望获得公司气候相关风险的信息,以减轻自己投资组合中的风险。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出,纳入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信息的投资市场在过去20年中蓬勃发展。举两个例子:2020年上半年,管理资产超过 100 万亿美元的3000多家机构签署了责任投资原则 (PRI),这是一项将可持续性信息纳入投资决策的契约。根据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的调查,40%的投资专业人士表示,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会考虑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 

虽然投资者可以通过自愿披露来评估公司与气候相关的财务风险,但自愿披露机制的问题在于公司可能只发布有利信息而隐藏或淡化负面信息。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发现 ,自愿披露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缺乏有关气候变化对企业财务影响的信息,还有缺乏信息的背景、无统一的格式、报告的可比性低等问题。 

在对采纳TCFD原则的1100家公司所开展的调研发现,这些公司的披露信息平均低于4项,而TCFD建议的披露信息为11项。在自愿披露机制下,公司不仅可以随意选择他们采用的报告标准,还可以随意定义何为需要披露的重大信息、披露时间、报告实体的边界,以及报告是否经独立第三方的认证等。 

投资者也难以对自愿披露进行比较。调研显示,投资者指出了自愿披露的很多问题,例如公司使用不同指标来报告同一主题,计算不明确,或计算方法随意变化等。调研还发现,一些投资者在查看一家公司的ESG表现时,发现这家公司会改变他们每年用于披露 ESG主题的指标,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对同一公司的披露进行纵向比较。 

即使是昂贵的商业数据库,也难以对不同的ESG披露信息进行标准化的整理。一项针对MSCI和Sustainalytics的研究发现,其相关系数只有0.2,这表明两者在ESG评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强制性信息披露将保护投资者并促进公平、有序和高效的资本市场,确保气候变化披露一致、可比、准确,并且所有投资者和消费者都能平等地获得相关信息。 

在国际层面,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正在审议对公司可持续性和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标准。标准一旦通过,将对欧洲、英国、美国及其他区域的可持续性信息报告产生影响,推动披露标准的一致性。 

中国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2月生效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将碳排放信息作为企业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报告的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披露所投项目的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但气候信息披露面临诸多挑战,碳核算方法,特别是投融资活动所产生的间接排放的核算,亟待规范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在2021年推出《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试先行。2022年8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也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 

虽然与气候风险相关的信息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它是监管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对于希望考量气候风险的投资者、监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方而言,数据的可靠性对于更细致地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和影响至关重要。 

过去十年中,我们看到一些投资者和消费者主动将资本转移到绿色经济上,这非常令人鼓舞。如今,通过规范的、可比的和可靠的信息披露,全球的监管机构可以帮助相关各方作出明智决策,加快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发言原文为英文,由实习生尚珮璇翻译。 

关于作者

  • 吴琪

    环境法与治理项目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