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融资支持公正转型:国际实践与中国模式

2024年06月13日

NRDC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合研究课题“混合融资支持公正转型:国际实践与中国模式”开题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举行。 

北京大学承泽园线下会场|图源:北大国发院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应是公正和包容的。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气候韧性的过程中,各相关方应努力保障社会公平,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公正的气候转型(简称“公正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存在巨大资金缺口。公正转型经济活动的风险较高,且具有显著正外部性,私人资本或企业收益低于社会受益,因此难以吸引社会资本。

混合融资机制应在支持公正气候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 混合融资机制是指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资金,包括财政资金、慈善资金、多边发展资金以及私人资本等,投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活动的资金机制。该机制的关键在于利用不同类型资金对于风险、财务回报和非财务回报的不同偏好,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以满足不同类型资金的投资需求。 

混合融资机制一般通过财政、多边或慈善等公共性质的资金提供赠款、优惠性贷款、担保、优先承担损失或劣后享有收益等方式改善融资活动对于私人资本的风险回报特征,从而撬动私人资本的参与。 

虽然混合融资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但是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实践,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与此同时,尽管国外混合融资支持公正转型的实践经验可供参考,但是鉴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经验。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包括:运用混合融资机制支持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简称“气候混合融资”)的关键问题、气候混合融资在全球面临的瓶颈与挑战、气候混合融资国内外实践案例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探索气候混合融资支持我国公正转型的有效模式。 

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马骏博士作开场致辞。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研究专员吴明华博士与邵丹青代表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计划以及前期桌面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山东省绿色资本投资集团、全球绿色增长研究所(GGGI)以及盎然气候行动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参会并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洞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