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危机——对IPCC-IPBES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最新报告的五点总结

2021-06-23 作者: 华宁

本文翻译自NRDC高级律师、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项目主任Zak Smith的博客。

一只游隼从纽约市窄颈大桥的上空飞过        ©️Patrick Cashin/纽约大都会运输署  

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领域的权威专家近期撰写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想有效解决气候或生物多样性危机,必须协同应对这两个问题。报告强调,如果想留给后代一个尽可能宜居的星球,我们看待自然的观念就必须作出巨大转变。我们需要优先保护和恢复自然,逐步改变增加碳排放的经济体系。 

这份报告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首次合作的成果:两大平台于2020 年 12 月合办了为期四天的的研讨会,全球50 位专家以线上参会的形式讨论了经济活动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危机,以及解决这两种危机的方案如何协同增效。报告详细介绍了这些专家谈讨的成果。IPBES是一个独立的政府间机构,负责评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科学和政策。IPCC是联合国下属机构,负责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 

与会专家研究了从海洋到森林的自然界是如何通过吸收人类排放的近 50% 二氧化碳等方式在应对气候危机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探索了气候稳定性对自然的增强作用,包括增强对生命支持系统的支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粮食安全、防洪和固碳等。专家们得出结论,自然与气候是相互需要并相互支持的:稳定的气候需要并支持生态系统的活力,而富有活力的生态系统也需要并支持气候的稳定。 但不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把破坏置于保护之上,打破了气候与生态系统之间原有的平衡,造成了我们今天面临的相互关联的双重危机。 

这份报告引人入胜,既充满希望,又令人恐惧。为应对气候与生物多样性危机,大家应该去学习和理解报告中的内容。但报告也明确指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关于这份报告内容的五点总结:

· 我们需要摒弃 200 多年的经济学思维,作出更好的选择。 200 多年来,各国在全球建立了一种不可持续且具有破坏性的经济体系,这种体系不断强化长期以来的观点,即自然的存在是为了被开发。这种做法必须终止。正如研讨会的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 Hans-Otto Pörtner 教授所说:“证据很清楚:一个全球可持续的未来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在雄心勃勃的减排基础上作出快速而影响深远的改变。这需要个人和群体对自然价值观的彻底转变。例如,从仅以GDP 增长衡量经济发展转变为通过自然的多重价值来平衡人类发展,以获得良好生活质量,同时不超过生物物理和社会极限。” 

· 我们必须停止对富碳和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转而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 森林、湿地、泥炭地、草原、大草原、红树林、盐沼、海藻林、海草草甸、深水和极地蓝碳栖息地在固碳和维系地球物种存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优先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并恢复已消失和退化的生态系统,以有效应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此外,生态恢复本身还可以提供工作机会和生计保障。 

· 保护行动需要扩大规模。 正如布罗迪酋长在电影《大白鲨》中告诉昆特“你需要一艘更大的船”一样,我们需要更大规模的保护行动。报告指出,尽管对于多大面积的保护地可有效确保宜居的气候、自给自足的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尚未达成全球共识,但学界的估算范围为所有海洋与陆地面积的 30% 至 50% 。报告也指出,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很远。目前,全球仅有约15%的陆地和7.5%的海洋面积以保护地的形式得到了保护。 这就是为什么 NRDC 支持 30x30 目标,即到 2030 年保护全球至少 30% 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 30% 的海洋区域。我们需要保护更多的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区域,且需要快速行动。 

· 各国政府需要停止补贴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两大因素—不合理的陆地和海洋用途以及对物种的过度利用—都得到了政府补贴。森林砍伐、过度施肥、过度渔业捕捞,还有化石燃料开发,这些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均有负面影响,却都得到了政府补贴。 这种补贴必须停止。

· 我们必须拒绝错误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报告在结论中提到,仅为缓解气候变化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地造林、再造林......应该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此类做法可能不利于现有生态系统的碳储存、水平衡、生物多样性,甚至有损食物安全。报告还发现,当能源作物生产(连同碳捕获和储存)规模足够大以允许脱碳速度进一步放慢时,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严重后果。 

近年来,NRDC 一直在强调人类与自然建立新关系的必要性。 我们必须这样做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这份报告强化了这一呼吁,并阐明了为子孙后代保护地球所需作出的变革。 

————————————————————

1. 会议报告

2. 会议科学成果

关于作者

×